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临淄运粮河哪里着火,事发临淄这个路段

临淄运粮河哪里着火,事发临淄这个路段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30 16:22:51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其二,燕国位处边疆,赵国在一旁虎视眈眈,塞外东胡又不断地压缩着它的生存空间。所以它能投到齐国战场上的兵力实在有限,靠这些有限兵力,燕军以一已之力就无法彻底摧毁齐国,那就等于给了齐人喘息的时间。战争就会长久持续,持续的战争会给燕国造成重大损耗,甚至会拖垮燕国。燕国和齐国两败俱伤,便宜了谁?当然是其他诸侯国,尤其是赵魏两国。

(乐毅苦思定策)齐国就这样变成了燕国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继续打吧,前景不明;不打吧,又舍不得,真是进退两难!乐毅于是给燕昭王出了个主意,对“莒城”和“即墨”围而不攻,先把已经占领的地区稳定下来,以武力威慑齐人,以利益收买齐人,再以齐地的财赋来强大燕国。这样一来,控制区的齐人也给收服了,剩下的抵抗力量就会越来越弱,双方的实力此消彼涨,齐人就会变得不堪一击。

如此一来,齐地、齐民尽归于燕,而后燕国就足以称霸天下。 燕昭王采纳了这个计策,这就是齐人为何凭借两座城池就能坚守五年的重要原因。 (齐国仍有实力)其实这五年里,赵魏两国一直到旁边悄悄地不出声,而齐人在这五年里拥有的也不仅仅是两座孤城,实际上还包括胶东和琅琊两郡的大片土地,这才使得他们在五年后击败燕军,并且还有收复失地的实力。

试想,假如齐人只剩下两座城池,城里的人吃喝怎么解决,得有军需物资才行啊!后来田单用火牛阵击败燕军之后,田单又拿什么去收复失地!就算燕人被打败了,还有在一旁虎视眈眈的赵魏两国,假如齐国没有一定的实力,那如何去威慑赵魏两国,让他们不敢一拥而上来瓜分齐国。 种种事实都表明,齐国剩下的不仅仅是两座孤城,并且他们还保存有拒敌和收复失地的实力,也就是说齐国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然具有固守着胶东和琅琊两郡的能力。

由此得出结论,齐人本身具备有一定的实力,这就是他们为何能坚守两座城池五年之久的根本原因。而乐毅认为单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所以他对莒城、即墨采取了围而不攻,而对控制区采取“减赋税,废苛政”,待收取民心,再逐步蚕食的方针。这就是齐人为何凭借两座城池就能坚守五年的重要原因。 歪眼小史工作室文——千古 。

如何评价诸葛亮指挥的卤城大战?是否中国历史上第一例诱敌深入而后大胜的战例?

真实历史上的“卤城之战”,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的一场重要战斗。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总计歼灭司马懿军队两万五千多人,重创了司马懿统帅的魏军,自此司马懿畏蜀如虎,而在其中的“卤城之战”,诸葛亮采取诱敌深入、围点打援的策略,运用伏击,以弱胜强,歼灭魏军一万五千多人。此战也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中“上方谷之战”的历史原型。

但这一战不是中国历史上诱敌深入的首战。战国时期的秦国名将白起就曾统帅六十多万虎狼之师,在“长平之战”中实施过诈败诱敌深入、断敌粮草退路、阻其援军的策略,最后一举歼灭赵括四十余万大军。历史上的“卤城之战”中,诸葛亮并没有采用火攻,也没有遭遇大雨,而是在卤城之战大破司马懿后,在蜀汉军队与龟缩在城池中的司马懿残部对峙期间,下起了连绵雨水,导致西汉水发大水,使得蜀汉无法通过水路继续运输粮食,而李严陆路运粮不力,最终使得蜀汉北伐军缺粮,诸葛亮只好撤军,司马懿得以逃过一劫,避免了被诸葛亮全歼。

公元231年阴历二月,蜀汉发起了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在汉中留下三万军队给骠骑将军、中都护李严,用以保障汉中安全且负责蜀汉北伐军的后勤供应,然后诸葛亮亲率五万步兵向西出发,进攻曹魏陇右之祁山。在一年前的第三次北伐中,蜀汉军队夺取了阴平郡、武都郡,并在随后的阳溪之战中先后大破郭淮、费耀统领的关陇军团,因此陇右之魏军兵力薄弱。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攻击陇右,迫使曹魏出动中央军进行救援,然后寻机重创及消灭魏国实施救援的中央军。西汉水从武都郡穿过,治所下辨设有码头,人口比较多,一派繁荣富庶景象。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蜀汉用船只经西汉水给北伐军运粮。蜀汉北伐军从汉中刚一出动,军情就通过细作及斥候迅速传到了洛阳。由于大司马曹真病重,魏明帝曹睿于是任用大将军司马懿都督庸、梁二州诸军事,负责西部战事。

文章TAG:临淄运粮河着火路段事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