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大皇帝董卓伤害怎么样,董卓是个怎样的人

大皇帝董卓伤害怎么样,董卓是个怎样的人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6 08:57:10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关于这个,董卓自己的解释是刘协要更聪明。这也是一个事实。当年洛阳大乱,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芒。洛阳城内杀得一团麻,皇帝刘辩跟刘协逃到了芒山脚下。这时候,董卓带着兵马过来了,刘辩一看大队兵马,吓得哭了起来,董卓过来之后,问情况,刘辩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反而是旁边的刘协能够说得一清二楚。显得非常的镇定,也非常的早熟。

那回到洛阳之后,董卓就开始打换皇帝的主意。他的理由是:大者天地,次者君臣,所以为治。今皇帝闇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欲依伊尹、霍光故事,立陈留王,何如?理由就是刘辩懦弱。这个理由当然是不够充分的,大臣大多数反对,说霍光能够换皇帝,那是昌邑王刘贺登基二十七天,就干了一千件错事,现在的皇帝是有点弱,但人家没什么大错啊。

但董卓执意要立。这里面,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刘辩弱,更重要的原因是董卓需要立威立功。董卓说白了就是一个刺史入京,他没有什么大功劳,只是一时掌握了洛阳,那他要成为辅政大臣 ,就需要拿出点业绩来。那顶级的手边的业绩自然就是策立之功。换一个皇帝,只要换成功了,他就是霍光就是伊尹。所以,袁绍强烈反对,就是因为董卓可以利用换皇帝,成为洛阳最有声望的人,本来杀太监这个事情,是袁绍起的头,引外兵入京,也是袁绍的主意。

现在虽然有点小插曲,总指挥何进死了,但前敌总指挥袁绍正好成为一把手啊,而且袁绍也完成了杀太监这个东汉第一使命,从此之后,太监要想再牛叉,还得等到数百年后大唐的下半叶了。但是,如果董卓一搞换皇帝,大家就会马上忘了这茬,袁绍就白忙一声,大家只记得,当今的皇帝是董卓立上来的。这比杀太监的功劳又要高级了。这应该是董卓最真实的想法,但是,可能背后还有一个不为史书所写的原因,就是董卓真的喜欢刘协。

第一次见面,刘协就给董卓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聪明啊。《英雄记》里讲,董卓在芒山下迎皇帝,当时刘辩骑了一匹马,刘协跟一个叫闵贡的骑一匹马,董卓来了之后,跟皇帝打了招呼,又跑到刘协的面前,说:我董卓也,从我抱来。就把刘协抱到自己的马上,跟刘协一起骑回来的。为什么有这样一笔呢?我们知道,董卓是没有儿子的,他的儿子早就死了,后面,他看到司马家的司马朗跟自己死去的儿子同岁,心一软就放了司马家一族。

可见,董卓这个人虽然是个糙汉子,但可能人家也有一颗爱心,喜欢小孩子。那从这一刻开始,董卓可能就喜欢上了刘协。最后,刘协是什么态度呢?通常认为刘协是个傀儡,他什么都不懂,毕竟当时只有九岁,但仔细看看,九岁也是懂点事的。说不定,刘协对董卓换帝的事情,有背后的支持或者请求也不一定呢。那这样一来,董卓扶立刘协就更有动机了,因为他跟刘协达成了某种默契。

如果吕布不因为貂蝉杀董卓,一心辅助董卓,董卓能称帝吗,为什么?

董卓当皇帝只能是一个梦,很快就会醒!!先回答问题,如果吕布不因为貂蝉杀董卓,一心辅助董卓,董卓能称帝吗?我的回答是,有可能当一段时间的皇帝,当很快就会被杀掉,只能算是做了一个帝王梦。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而一代枭雄董卓趁势走向历史的前台,按道理当时董卓是完全可以实现改朝换代,得到天下的,但是最终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从当时的情况看,董卓得到天下是具备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其优势如下:一是实际上控制朝政。当时的汉献帝刘协还是小孩,朝政大权实际上落在相国董卓之手。二是拥有军权和大批优秀人才。当时董卓手中控制着几十万的彪悍西凉精兵,而且拥有天下第一勇士吕布、华雄、李傕和郭汜以及谋臣李儒等。三是当时和后来成为主要霸权势力的几方当时都还没有形成绝对的气候,董卓完全有机会铲平他们。

袁绍虽然当时势力最大,但是由各怀鬼胎的十几路诸侯组成,综合作战能力并不强,而且能担当重任的曹操、刘备三人、孙坚等势力都离开袁绍;孙坚虽然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但是在与董卓的西凉军作战中损失惨重,而且在返回江东的途中,遭遇刘表的荆州的沉重打击,孙坚阵亡,后来成为吴国首领的孙权才是九岁小孩;曹操和刘备当时势力更加弱小;四是对待敌人残酷无情。

董卓在主持朝政期间,对于自己的敌人毫不手软,大量清除异己,相对保证了朝廷的稳定。而这也恐怕是一个政治家所必备的手腕和素质。但是从董卓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谋略和胸襟来看,是注定董卓是无法最终得到天下的,即使得到也只能是短暂的。这些地方可以反应出董卓是不可能得到天下的呢?1、视百姓为草芥,缺乏一个政治家最起码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智慧。

当董卓的西凉大军受到重创,国都洛阳受到以袁绍为主的十八路诸侯的进攻而难以保住时,董卓决定把国都从洛阳迁到长安,但是当有大臣问到这么短的时间迁移城中百姓怎么办时?董卓答道百姓如草芥他不管百姓的死活,而且临走时又一把大火烧了洛阳;当中原大旱,百姓已经易子而食时,大臣奏报希望朝廷拨粮救灾,但是董卓置之不理,甚至大臣希望朝廷能给灾区拨发粮种的请求也得到了董卓的拒绝。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董卓根本就不具备成为一代君王的政治素质和韬略,置百姓生死不顾的做法,只能令朝野寒心,只能让更多的饥民加入造反者的队伍。2、对大臣只威不恩,缺乏政治手腕。对于朝廷中的旧臣,董卓只会采取杀戮等手段迫使他们臣服,而没有采取打拉结合手段,而应采取拉拢一批、孤立一批、镇压一批的手段来建立自己在旧臣中的势力,从而建立自己在旧臣中的真正地位,因为这些旧臣都与那些诸侯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拥有一批真正拥护自己的旧臣对于自己统一和分割那些造反的诸侯们会起到极大的作用。

而董卓只满足于看到旧臣们在自己的淫威下瑟瑟发抖的快感,甚至迫使他们喝下自己杀戮的大臣的血酒,这些举动除了让大臣们对他深恶痛绝之外,恐怕也难以有其他什么好处了。3、秽乱后宫,激起天下义愤,缺乏政治素养。董卓凭着自己掌握着朝政,肆意在宫内奸淫嫔妃,可见董卓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位,这样的一个混蛋显然是无法得到天下爱戴的。

4、身处连环计而不自知,缺乏政治头脑。董卓是如何被王允的连环计引上死路的,首先王允让吕布爱上自己的义女貂蝉并许配给他,接着让董卓在自己家中看到貂蝉,使董卓产生霸占貂蝉的想法。在貂蝉被董卓霸占后,王允又设计让太后假装让汉献帝退位,让董卓当天子,彻底使董卓放松了警惕。在王允的挑唆下,就在董卓认为自己马上就要登上天子宝座时,就在即将登上朝堂的门外,听到了王允宣布的诛杀诏书,接着飞驰而至的吕布亲手杀死了他。

董卓为什么一入京就能号令群臣,废立皇帝?一个外臣为什么像空降的大宰相?

董卓并非一入京就能号令群臣,废立皇帝,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军事、政治手段,才掌控朝政。董卓进京之前,大将军何进己被杀害,宫中的宦官也被何进旧部及袁绍等杀尽,京城一片混乱,京城的军事力量主要有四股:1、何进旧部。董卓派其弟董旻挑拔何进旧部,以何苗不支持其兄何进为借口,与何进旧部一起杀何苗,其后何进旧部投靠董卓。

2、车骑将军何苗、何太后部。何苗被董旻及何进旧部所杀,何太后就无依靠,后也被董卓杀害。3、并州刺史丁原部。诱唆吕布杀害丁原,乘机收编丁原旧部。4、袁隗文官集团及袁绍西园校尉部。董卓做过袁隗的门客,袁家门生遍天下,以为董卓也会像其它人支持袁家,董卓初到京城,确实对袁家也比较恭敬,等董卓收拾完以上三股势力后,才腾出手对付袁家,逼走袁绍,杀害袁隗三族。

枪杆子出政权。董卓完成军事上的行动后,已一家独大,在军事上完全控制京城,没人再敢反动董卓,于是董卓开始在政治上开始行动:1、罢免原司空,自已取而代之,基本无阻力。2、废少帝刘辨,立陈留王刘协为帝。3、为自已加官即爵,自任太尉,封侯,并为党锢之祸平反,收买人心,征辟名流士大夫到朝为官。4、任相国,剑履上阵,参拜不名,入朝不趋,位极人臣。

文章TAG:董卓伤害皇帝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