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审美意识是什么意思,小说的审美意蕴是什么意思

审美意识是什么意思,小说的审美意蕴是什么意思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00:18:39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这些可鄙又可怜的女性人物形象丰富了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人性中隐藏的幽微而复杂的一角在屠格涅夫笔下生动、真实地显露出来。以上两方面显示出,屠格涅夫在表达主人公思想和引导读者深人认识人物形象方面的巨大才能。但是作为一位善于简练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的写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认为过多的、直白的心理描写会带来太多创作者个人的主观色彩,因此尽量少用以上方法。

他坚持认为作家是要创造形象,而不可用解释,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和结论强加给读者。偏见是和缺乏技巧结合在一起的,它是幼稚的表现,这是一种粗制滥造的做法。这表现在“隐蔽心理描写”方法在其小说中的大量使用。比如《贵族之家》的末尾,已做了修女的丽莎再次见到拉夫列茨基的情节时:“她以平匀的、急促而又柔和的修道女的脚步一直向前走去,一眼也不曾望他,只是朝他这一边的眼睛的睫毛却几乎不可见地战栗了,她的消瘦的脸面也更低垂了,而她的绕着念珠的、紧握着的手的手指,也互相握持得更紧了。

”人生中有些瞬间,也有些情感是我们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这段含蓄却又含意无尽的细节描写胜过千言万语,将那美丽睫毛一闪之间所有的悲痛定格在人们心头,使读者也随之心痛得屏住了呼吸。类似这种无声胜有声的、以细节描写揭示主人公内心活动的妙笔在屠格涅夫的小说中举不胜举。如《前夜》中已悄悄爱上英沙罗夫的叶琳娜听到英沙罗夫突然失踪的消息时,她:“沉到一把椅子里。

‘大概是到莫斯科去了吧?’她说着,竭力想装作冷淡”。在《父与子》中,当巴扎罗夫与奥津左娃散步归来遇见阿尔卡狄时,心不在焉地道了一声“早安”,却忘了已和阿尔卡狄道过早安了等等,这些一带而过的细微之处反映出一种冷静的克制但掩示不住因爱情的滋生而产生的内心波动。以人物的行动来暗示人物心理虽不是屠格涅夫的独创,但是在他手中,这种传统的小说手法的运用已经到了完美、纯熟的境界。

它淡化了小说叙事的主观引导色彩,让读者独立地去体悟、思考。莫洛亚在《屠格涅夫传》中写道:“屠格涅夫始终没有忘记,把神经质的懦弱青年和热情而意志坚强的姑娘彼此之间对照,还有过分自我分析的男人和勇敢委身于人的女人之间对照。”这提出了屠格涅夫塑造人物形象的另一种常用方式——人物对照。而这种对照除了莫洛亚所述及的不同人物之间的对照外,还包括人物自身矛盾的两方面的对照。

以《罗亭》为例,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方式产生的有力效果。德米特里·罗亭在激烈的辩论中总是不可战胜,而面对爱情,却不敢去承担责任,做了一名儒弱的逃兵,这是主人公自身的对照。娜塔丽娅是一位柔弱的少女,却有着强于罗亭的敢爱敢恨的勇气;将生命耗费在趋炎附势、奉迎讨好中来为自己谋取私利的潘达列夫斯基,在虽然最终未有所成,但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罗亭面前,灵魂是多么的渺小和卑贱;不满于现实,同样曾怀着改造社会的崇高理想与罗亭走在一起的列日涅夫与罗亭相比,少的是义无反顾的勇气和经久不熄的热情。

文章TAG:审美意蕴意识小说审美意识是什么意思小说的审美意蕴是什么意思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