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感恩意识是什么

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感恩意识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0:51:09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家长们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的权利,宁可自己千辛万苦,再穷也不穷孩子。久而久之,家庭环境促成了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心态和习惯。2、相应教育的忽视学校教育又都是“填鸭式”的知识教育,而德育上往往拿一些“高、大、全”的任务来给孩子做榜样。孩子们养成的是茫远的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对身边的生活与事情缺乏感受,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

因此,我们的教育系统没有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对身边的人与事感恩的种子。这样长大的孩子,没有机会学会为他人着想,去关心他人,也就不具备感恩的心。当前的感恩教育常常只作为一句口号,没有实质性的落实在实处。3、社会风气一些人追求西方的所谓“个性和自由”,认为人的自由就是单纯的个体化,将“弘扬个性”扩大化,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信奉自由自在无牵无挂,认为孝顺父母是文化糟粕的体现。

“感恩意识”的缺失从根本上讲就是优秀传统文化被遗弃的结果。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自觉做到明礼诚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情同手足、爱意融融。“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丝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这情中之一便是恩情。

由于恩情的存在,你不能只为自己考虑,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心存感恩。感恩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是道德价值的源泉,家庭、社会和谐的根基,所以开展感恩教育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现代公民的关键环节。孩子感恩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都是家庭的中心,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家中四、五个大人围着他们转,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了。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军队的保卫之恩,祖国的呵护之恩……从家庭学校开始,学会尊重他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文章TAG:感恩意识培养孩子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感恩意识是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