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如何看待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明朝为什么废除丞相

如何看待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明朝为什么废除丞相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00:11:31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黄宗羲先生讲此话的意思还是认为“皇权过于高了。”何谓“有明之无善治?”黄宗羲将明朝没能好好治理的原因归结在朱元璋废除丞相制之上,所以皇权无人制衡,才使国家崩坏。那朱元璋为何要废除丞相呢?接下来我给诸位分析分析。我本淮右布衣的朱元璋朱元璋是历史上所有开国皇帝中出身最低,得国最正的,是一位真正的布衣天子。

即使是汉高祖刘邦,至少也做着十里地面的亭长,拿着朝廷的俸禄。而朱元璋出身贫寒,生活在元末的他深深体会到了农民的疾苦,也见识到了官员的贪婪腐败。所以朱元璋做上皇帝后对官员特别严苛,打击一切官吏有腐败不法之事。同样,出身贫寒的朱元璋对于权利有一股强烈的执念,对于国家之事从来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用工作狂来形容他是再合适不过了。

既然如此,要丞相何用?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随之不久,朱元璋便借胡惟庸一案将沿用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就这样给废除掉了。其中原因,我想主要是以下三点: 1、相权过大,威胁到了皇权。相权过大而威胁到了皇帝的权利是朱元璋废除丞相制最根本的原因。自朱元璋即位后,历任中书省左右丞相的共有“徐达、李善长、汪广汪与胡惟庸”四人。

而前三人深知朱元璋这位布衣天子的秉性,所以对于权利的掌控知进退些。徐达常年在外领兵,不理中书省的政事;李善长逢事必请示朱元璋,或者等朱元璋提出来才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汪广洋整日饮酒,是一个老实人。唯有胡惟庸表现的精明能干,而且在朝中遍植朋党,排除异己。而且胡惟庸独断专行,许多大事往往不请示朱元璋就擅自专断,这让权利欲极强的朱元璋感到危机,所以朱元璋下定决心废除丞相,收拢权利。

2、在能力极强的朱元璋面前,中书省的存在反而成为了政务拖沓的原因。多余存在的中书省是朱元璋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制的直接原因。中书省是一个上承天子,下通六部百官的政治机构。有中书省时,百官奏事必得经过或抄送一份给中书省,再由皇帝和中书省具体批复意见交由六部百官执行。前面已经介绍过,朱元璋是一个工作能力极强的人,在他的眼中,中书省反而成为一个多余的存在。

而废除中书省后,六部直接面对天子,再有一个如朱元璋一般的皇帝,朝廷政务运转速度也大大的加快了。3、出身贫寒的朱元璋对权利的欲望。朱元璋对能力极强的欲望,是其主要原因。史书记载朱元璋刚愎雄猜,正因为出身贫寒,见过太多不法之事,所以朱元璋不放心将权利交在任何人手里。朱元璋只放心把权利交于自己的子孙,如朱元璋将子孙分封在各地,让他们统领兵权也正是这一原因,只有自己的子孙亲人才能让朱元璋放心,或者直接将权利掌控于自己一人之手。

文章TAG:丞相废除明朝看待制度如何看待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明朝为什么废除丞相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