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我国水资源该如何平衡发展,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的计算

我国水资源该如何平衡发展,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的计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20:58:56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水资源量的计算降雨的量级是通过mm计算的,也就是从天空降落的雨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流失汇集的深度,通常用雨量计进行计量,而衡量雨量大小的一般通过24h降雨量,对于24h内不超过10mm的雨就是小雨,而10-25mm的就是中雨,25-50mm的就是大雨,超过50mm的就是暴雨,超过100mm的就是大暴雨,超过250mm的就是特大暴雨。

这次降雨为华北平原带来了多少吨的水资源?

这次降雨为华北平原带来了多少吨的水资源

先说答案,这次强降雨为华北平原带来约60亿吨的水(无法精确计算),然而至少有一半无法利用,白白流走。至于降雨带来的影响,其缓解了干旱,补充了水源,赶走了闷热,虽然暴雨期间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整体对环境来说利大于弊。水资源量的计算降雨的量级是通过mm计算的,也就是从天空降落的雨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流失汇集的深度,通常用雨量计进行计量,而衡量雨量大小的一般通过24h降雨量,对于24h内不超过10mm的雨就是小雨,而10-25mm的就是中雨,25-50mm的就是大雨,超过50mm的就是暴雨,超过100mm的就是大暴雨,超过250mm的就是特大暴雨。

华北平原有了降雨量,乘以计算的面积,就可以得到雨的方量,例如1000mm的雨,在1m2的面积上就会形成1m³的水量,也就是 1吨水,假如是1000 m2,也就是1000吨水。华北平原总共面积30万km2,7月11日-7月13日产生的强降雨,沿着一个方向推进,也就是云团移动方向,假定这期间的降雨量(3个24h)平均为30mm,则可以带来90亿吨的水资源,如果下雨面积只有2/3,也就是华北平原只下雨20万km2,那么这次降雨可以带来60亿吨的水资源量。

水资源不能全部利用上面计算 的水资源量是从天空降雨到地面的水资源量,这些水资源量并不能完全被利用,其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就是蒸发水,第二是渗透水,第三是径流水。强降雨蒸发水就是雨水落入地面后,经过与空气对流产生的蒸发,蒸发现象是很厉害的,尤其是夏季的高温时段,加上太阳,其会蒸发掉相当大的水量,按照蒸发5mm左右的水量,则华北平原也需要蒸发掉将近10亿吨的水资源(按照降雨20万km2计算);其次是渗透水,渗透水是渗透入地中的水。

由于长期不下雨,土体会产生干旱,而降雨的早期水量会优先进入土体,实现土体水资源的饱和,称之为饱和水,这部分水量会保留在土体中,直观来说,就是土体水分很大,稀泥一般,这部分水量大概也会有20亿吨水量;除却土体吸收和蒸发外,其余的水会产生汇流,也就是汇流到河流、湖泊、水库等等中,最直观的就是河流中的水量猛然增加,这就是汇流产生的,降雨很小的话,土体就吸收了,产生的汇流就很小,降雨很大,就会产生越来越大的流量,而且会产生洪峰流量,这部分流量大约有30亿吨,水库、湖泊等蓄水建筑物拦蓄10亿吨,剩余的20亿吨只能白白流入大海。

强降雨对环境的影响强降雨虽然降雨时段对人们生活生产带来一定的不方便,但是其对环境却有着非常友好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驱走暑热。降雨一般伴随雷电大风,吹走暑热,降雨过程中,雨水带走热量,尤其是蒸发时,会带走相当部分的暑热,会带来凉爽;第二,消除干旱。对于渗透到土体中的水量,可以保留相当大的水分,以供植物吸收,可以有效缓解干旱,且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保证作物的生长需求;土地干旱第三,积蓄水量。

通过水库、湖泊等拦蓄降雨时段的洪水,可以积蓄水量,以便于在水量不充足时候提供补充水源,例如水库的灌溉水量等等;第四,保证生态。生态圈中既有人类活动,也有动植物、微生物等等,如果长期不下雨,会影响动植物的生存,例如出现植物干枯等,而强降雨可以保证生态所需水量。当然降雨也有不利影响,最大的就是山洪洪水,短期降雨量大,会形成较大的洪水,甚至冲毁房屋、造成人员财产伤亡等等,但是整体来说,降雨对环境的影响还是利大于弊的,尤其对于华北平原这种相对缺水的地区。

文章TAG:水资源量水资源平衡计算我国我国水资源该如何平衡发展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的计算

最近更新